一款智能手机里有过百颗芯片;一辆智能汽车上能够有超越5000颗芯片;一个人形机器人身上的芯片,更是不可胜数。总归,谈智能,便绕不开芯片。
所以,毫无疑问,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正成为“风口”。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也在此发力:到2024年末,全区归入工业库计算的18家规上工业公司,完成产量(营收)48.75亿元、同比添加约84%。
不仅如此,现在南谯区逐步形成了以“资料设备为支撑、包括封装测验全环节、上下游彼此协同”的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高质量开展系统,成为安徽省中小企业特色工业集群。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就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而言,眼前的规划、产量数字并不是最重要的,更要害的是:布局。
南谯区走上“芯”赛道,是在五年前。其时,跟着长三角一体化开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浦口-南谯省际毗连区新式功用区成为一方“热土”。
华瑞微是南京一家研制晶元半导体的企业。经浦口区引荐,2020年8月该公司与滁州南谯经开区管委会签定出资协作协议,出资30亿元,用于研制、出产硅基半导体功率芯片。
该项目落地南谯,含义特殊:它是滁州市榜首家晶体制作项目、南谯浦口协作基金出资的榜首个项目、南谯浦口协作共建工业园首个投产项目。
2021年12月,跟着滁州华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南谯区完成半导体工业“从0到1”的打破。
四年来,总出资105亿元的晶隆半导体、50亿元的博晶显现科技、30亿元的华瑞微IDM芯片制作、10亿元的拓维光电等近30个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项目连续签约落地,包括晶圆制作、封装测验、半导体设备和资料制作等多个范畴。
走进博晶科技(滁州)有限公司,一条条智能出产线有序工作,该公司出产的中等尺度背光显现模组市场占有率国内榜首,项目悉数达产后估计完成产量50亿元。
来到安徽越好电子配备有限公司,一台台设备在程序控制下精准运转,其研制的G8.6阵列式溅镀机,填补了国内镀膜设备在半导体显现范畴空白。
一个个项目落地,一项项技能打破,成为南谯区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从“点上开花”迈向“链上成景”的生动注脚。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面临全国各地剧烈的竞赛,南谯区的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集群怎么样开展壮大?
南谯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朱玉龙以为,这离不开方针的扶持助力,市场需求的敏捷添加,以及完善的工业链与配套支撑。
在他看来,当时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新鼓起的工业的蓬勃开展,不能脱离半导体和电子信息工业的坚实支撑,它已成为支撑新质出产力开展的重要底盘。
“所以,南谯区在滁州市首先出台促进集成电路工业开展若干方针,组建了14个半导体工业基金,总规划114亿元,助力半导体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朱玉龙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南谯区还依托滁州高教科创城,与高校深化半导体工业协作,引入安徽科技学院和滁州技师学院,为半导体工业人才教育训练奠定根底。
此外,环绕工业链配套,南谯区开工建造工业污水处理厂和电镀中心绿岛,现在工业污水处理厂已根本建成试运营,电镀中心绿岛主体工程在建,估计本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
由此可见,在这条“芯”赛道上,南谯冲起来了。皖苏交界处的“芯”高地,正在鼓起。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 4月份逝世的十大名人